对课程实施评价的改革重点包括哪些

2024-03-08 14:32

对课程实施评价的改革重点

一、从对客观性、确定性、可控性的关注转向对整体性、不确定性、可控性与不可控性(或部分可控性)的关注,强调对课程实施的整体评价

整体论是我们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的课程理念的重要特征之一。新的课程理念认为,课程的综合化趋势需要整合各种课程,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与渗透,当前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都是整体论思想的体现。同时,整体论还强调,课程实施中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成分所起的作用和意义。在传统的课程实施中,人们总是试图把课程实施的各种因素控制起来,按照预定的目标来实施。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课程实施中的不可控性成分所带来的创新与发展的可能性。于是,在新的课程理念中,对课程实施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其客观性、确定性、可控性,而且要充分关注整体性、不确定性、可控性与不可控性(或部分可控性)。

二、从对显性目标(知识与技能)的关注转向对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并重的关注

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里,既包括显性目标的学习,也包括隐性目标的形成。在传统的课程实施中,人们总是把课程目标简化为一种目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双基)的获得。于是,在评价中,也总是把双基作为唯一的目标来检测与评价。这种只关注显性目标而忽视隐性目标的做法是不全面的,也是不科学的。它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容易导致学生的片面发展。

三、从对目标本身的关注转向对目标的落实与达成度的关注

在传统的课程实施中,人们总是依据预定的目标来规划与实施课程。在这种观念下,人们往往只关注目标本身而忽视目标的落实与达成度。在新的课程理念下,人们不仅关注目标的本身,而且也充分关注目标的落实与达成度。也就是说,不仅要有明确的课程目标,而且要有目标的落实与达成度的保障机制。因此,对课程实施的评价不仅要关注目标本身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而且要关注这些目标是否能真正得以落实和达成。同时也要反思达成度的高低。

四、从单一的量化评价模式转向多元化的评价模式

在传统的课程实施中,人们往往习惯于用单一的量化评价模式来检测与评价课程实施的效果。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不仅容易导致量化的片面性与不合理性,而且也缺乏人性化与个性化。在新的课程理念下,人们开始探索并实践多元化的评价模式。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模式不仅包括量化评价模式,而且也包括定性评价模式;不仅包括教师评价模式,而且也包括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等模式;不仅包括终结性评价模式,而且也包括形成性评价模式;不仅包括单一的纸笔测验评价模式,而且也包括作品展览、小制作、小发明等评价模式;不仅包括预设性目标评价模式,而且也包括生成性目标评价模式等等。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可以更全面、更科学地检测与评价课程实施的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新能力的提高。

五、从对预设性目标(预期结果)的关注转向对预设性目标与生成性目标(实际结果)并重的关注

在传统的课程实施中,人们总是依据预设的课程目标来规划与实施课程。在这种观念下,人们往往只关注预设性目标而忽视生成性目标。所谓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形成的.它的本质是人的实践行为本身所具有的' 自我超越' 的冲动与欲望,是人的' 教育精神' 和' 教育文化' 的生命所在.它具有明显的动态生成性,是在人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生成的.因此,它是一种过程性的结果,更具有不确定性.同时,生成性目标的实现需要良好的教育环境与教育机智.在新的课程理念下,人们不仅关注预设性目标,而且也充分关注生成性目标。也就是说,不仅要有预设性目标,而且也要有生成性目标的意识与机智。因此,对课程实施的评价不仅要关注预设性目标的达成度,而且要关注生成性目标的形成与发展状况。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预设性目标的达成度,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